试题内容: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11分)
阅读下面两首唐诗,完成8~9题。
入黄溪闻猿①
柳宗元
溪路千里曲,哀猿何处鸣。孤臣泪已尽,虚作断肠声。
江上闻猿
雍裕之②
枫岸月斜明,猿啼旅梦惊。愁多肠易断,不待第三声。
注:①此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。②雍裕之:数举进士不第,飘零四方。
8.请简要赏析《人黄溪闻猿》前两句的艺术特色。(5分)
9.两首诗都写了闻猿后产生的愁思,二者有何不同?你认为哪一首诗的愁思更浓重?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。(6分)
试题答案:
8.①触景生情(1分):作者看到眼前的黄溪小路弯弯曲曲绵延千里,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,山中的猿猴声声哀鸣不知来自何处,更勾起了诗人内心的惆怅,(2分)在凄凉,哀婉的氛围中,生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之情。(2分)
②视听结合(1分):从视觉上写“溪路”之曲折,从听觉上写“猿鸣”之哀婉,(2分)营造了凄凉,哀婉的意境,抒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。(2分)
(如果从其他艺术角度答,言之成理也可。)
9.柳诗写的是贬谪之愁,雍诗写的是羁旅之愁。(2分)柳诗所写愁思更浓重。诗人被贬边州,听到哀猿啼叫本应“泪沾裳”“肠欲断”,可诗人却说“泪已尽”“肠已断”,无需猿啼就已愁绝,这哀猿声声,徒自空啸,更能突显诗人极度的惆怅和痛苦。(4分)(或答:雍诗所写愁思更浓重。在霜枫冷月的秋夜里,江上一声猿啼就会惊破游子的旅梦,使人断肠,已无需第三声,从而突出诗人极浓的羁旅愁苦。)
(第二问作答时言之成理即可)
试题内容:
(二)古代诗歌阅读(11分)
阅读下面两首唐诗,完成8~9题。
入黄溪闻猿①
柳宗元
溪路千里曲,哀猿何处鸣。孤臣泪已尽,虚作断肠声。
江上闻猿
雍裕之②
枫岸月斜明,猿啼旅梦惊。愁多肠易断,不待第三声。
注:①此诗作于永贞革新失败后作者被贬永州之时。②雍裕之:数举进士不第,飘零四方。
8.请简要赏析《人黄溪闻猿》前两句的艺术特色。(5分)
9.两首诗都写了闻猿后产生的愁思,二者有何不同?你认为哪一首诗的愁思更浓重?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。(6分)
试题答案:
8.①触景生情(1分):作者看到眼前的黄溪小路弯弯曲曲绵延千里,想到了自己曲折坎坷的人生之路,山中的猿猴声声哀鸣不知来自何处,更勾起了诗人内心的惆怅,(2分)在凄凉,哀婉的氛围中,生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之情。(2分)
②视听结合(1分):从视觉上写“溪路”之曲折,从听觉上写“猿鸣”之哀婉,(2分)营造了凄凉,哀婉的意境,抒发了身处逆境的苦闷与悲凉。(2分)
(如果从其他艺术角度答,言之成理也可。)
9.柳诗写的是贬谪之愁,雍诗写的是羁旅之愁。(2分)柳诗所写愁思更浓重。诗人被贬边州,听到哀猿啼叫本应“泪沾裳”“肠欲断”,可诗人却说“泪已尽”“肠已断”,无需猿啼就已愁绝,这哀猿声声,徒自空啸,更能突显诗人极度的惆怅和痛苦。(4分)(或答:雍诗所写愁思更浓重。在霜枫冷月的秋夜里,江上一声猿啼就会惊破游子的旅梦,使人断肠,已无需第三声,从而突出诗人极浓的羁旅愁苦。)
(第二问作答时言之成理即可)